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牺牲

牺牲(1986)

牺牲

评分:8.8 / 地区:瑞典 / 法国 / 英国/ 片长:149 分钟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热度:3316℃
类型:剧情/ 语言:瑞典语 / 法语 / 英语 编剧: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 厄兰·约瑟夫森/苏珊·弗利特伍德/艾伦·埃德渥/古德·吉斯拉德提尔/斯文·沃尔特/瓦莱莉·迈蕾丝/菲利帕·弗伦岑/汤米·谢尔奎斯特
状态:720p高清更新:2017-07-04
影片别名:Le sacrifice / The Sacrifice

牺牲下载地址

牺牲影评or剧照

评论家亚历山大(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饰)在瑞典的家中庆祝自己的五十岁生日,年幼的小儿子刚做完咽喉手术不能发声。

牺牲剧照

伯格曼的御用摄影师和男演员来为老塔干活。可惜老塔这次来到瑞典,没有发挥出原来的水平,甚至不如在意大利拍《乡愁》的时候。是因为人变老了艺术创造力衰竭了吗?还是说他自己的生命力快要不行了(拍完这部老塔就走了)。“求求你,喜欢我!”

牺牲剧照

宗教色彩浓厚的神迹故事,思考艺术、语言、哲学(尼采)、人的处境。取景瑞典、室内心理剧风格,有几处颇像伯格曼。一个长镜头可以是完整的叙事段落,如开篇和火烧房子。末日里的色彩衰败、残破。大量被树干遮挡的镜头;结尾湖光里枯树枝的画面很动人。镜头有出色的空间感,几处通过人物运动一下子就从全/远景变为中/近景。

牺牲剧照

80年代苏联电影。安德烈 塔可夫斯基。制作于瑞典。若干导演创作了既折射出欧洲艺术电影的影像,又具有俄罗斯传统的独异而自觉的艺术作品。再一次确立了逆主流电影而动的神秘创作风貌。坚持认为家庭、诗歌车宗教是社会生活的主要动力,宣称反对带有政治意图的电影,极力提倡一种直接、动人的印象的电影,更接近德国感性主义导演,但其满溢着阴郁气氛的影片,比赫尔佐格和文德斯的影片更加沉重。影响了70、80年代欧洲电影的画意主义倾向。作为以欧洲为样板的具有自觉意识的作者导演,期望艺术成为一种道德追求。一部伯格曼式的影片。未看

牺牲剧照

看电影的时候总是不自主的代入到 恋情的终结 里面 我所感觉的牺牲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自己的诺言 就像电影中唯一提到牺牲的那几句台词 礼物就意味着牺牲 因为你许下了放弃一切的诺言 所以你必须要兑现 而你的兑现 就是牺牲 哎 我爱塔可夫斯基

牺牲剧照

购入一本旧书,得知了一桩逸闻。80年代任港影节节目策划的迈克,在其散文里提到当年电影节放映,不问情由地将老塔遗作跟英文一样译成《牺牲》,但静心一想应参照原文译作《奉献》方妥。迈克说,欧洲大小教堂摆设的乐捐箱都刻着这个字,每次看见,都觉得对不起塔可夫斯基。确实,“奉献”比“牺牲”更贴合电影的意涵,而这几十年来,从大陆情况来看,《牺牲》也成了通译名,几乎无人指出失当,反而一条条分析这牺牲那牺牲,也是个遗憾了。难怪迈克会说这事成为其心中的一个疙瘩。

牺牲剧照

我为什么如此滔滔不绝,我无法控制自己的嘴巴,它有它的语言。如果能换来和平,我愿牺牲它,牺牲一切…… 孤独的枯树,总会有人信仰的。 这座房子,烧的是真的美啊。

牺牲剧照

感觉是最不塔可夫斯基的一部电影了。中间部分大量的话唠式对白削弱了原本调度的力量,末日主题的处理以牺牲镜头运动为代价。但越到后来才确定,这确实是老塔的风格,沉重、震撼,尤其是结尾烧房子的长镜头和树与男孩的镜头。这部《 牺牲》和上一部的《乡愁》,无论是主题还是内核都有些异曲同工。前者是老塔拍给儿子的,而后者则是老塔献给自己的母亲。完成《牺牲》后不久,老塔就去世了。电影最后一个波光粼粼的镜头,唯美、震撼,那一刻我真正看到了老塔在其电影里的生命力所在。

牺牲剧照

“请不要抛弃还未追随你的人”,他祷告道。在燃烧的房子前,他胡乱狂奔,奔向何处?一切忧虑仍未消失,他牺牲了一切,留下一棵树。延续《乡愁》,拓深《潜行者》,到达更形而上、更纯粹的《牺牲》,而老塔的终点是那棵生之树,指向的是信心和希望。

梦里的牺牲带着对全人类的关怀,带着对神的虔诚;现实里的牺牲带着给子女的希望,带着对自身责任的认知,亚历山大不只是角色,也是摄像机后面的老塔本身,他明晰了自己的责任,带着不破不立的决心去完成身为一个艺术家的使命——把爱、希望、信心种在人间。

牺牲与救赎,把希望和信心留给孩子。没怎么看得进去,但还是被烧房子的长镜头和枯树背后流动的美丽光影震撼到了。有机会重看吧。

《牺牲》通过荒凉的景物、晦涩难懂的对话以及人们对转瞬即至的灾难的恐惧营造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荒原的意像,一种让人窒息的压抑。

牺牲完整版剧情介绍

  评论家亚历山大(厄兰·约瑟夫森 Erland Josephson 饰)在瑞典的家中庆祝自己的五十岁生日,年幼的小儿子刚做完咽喉手术不能发声。两人在静默中种下一株树苗期待它生出绿色的枝叶,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电台广播了一则发射核导弹的消息,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绝望的亚历山大向上帝祈祷不要发生战争,甚至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来阻止世界末日的来临。期待世界重生的亚历山大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烧毁了自己的房子。在熊熊大火中,亚历山大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小儿子来到岸边继续为他们共同栽种的树苗浇水,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苏联著名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杰作《牺牲》,荣获1986年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在内的四项大奖,并提名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于1988年荣获第4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外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