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阴阳相成

阴阳相成(2012)

阴阳相成

评分:8.3 / 地区:美国/ 片长:99分钟 导演:克里斯托弗·肯尼利 / 热度:4785℃
类型:纪录片/ 语言:英语 编剧:克里斯托弗·肯尼利
主演: 基努·里维斯/大卫·芬奇/马丁·斯科塞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索德伯格/丹尼·博伊尔/克里斯托弗·诺兰/拉娜·沃卓斯基/拉斯·冯·提尔/大卫·林奇/乔治·卢卡斯/罗伯特·罗德里格兹/迈克尔·查普曼/杰西·布拉德福特/瑞德·穆拉诺/格蕾塔·葛韦格/理查德·林克莱特/沃利·菲斯特/莉娜·邓纳姆/安东尼·多德·曼妥/维托里奥·斯托拉罗/维尔莫什·日格蒙德
状态:1280p高清更新:2017-07-04
影片别名:基努李维之数位任务(台) / 奇洛李维斯给电影的情书(港) / 追踪电影未来(HKIFF) / 肩并肩 / 双重叠影 / 并驾齐驱

阴阳相成下载地址

阴阳相成影评or剧照

胶片的美感更多的是化学之美,这种仪式感数码是不具备的。但很幸运我们处在革命中后期,野路子制作也能在电影界有一席之地。艺术家与科学家并驾齐驱才能推动这门艺术前进。《阴阳相成》这中文片名更有哲学意境?

阴阳相成剧照

片子好看,但标题Side By Side翻译成《阴阳相成》有点不妥,原片内有一段提到side by side原话大概意思是胶片做完数字颜色校正之后,对负片有一个逐帧对照(side by side)的拷贝工作。个人理解整个片子是反应了从胶片到数字影视技术的过渡,胶片和数字不是一阴一阳,而是一种继承和发展,就像胶片拷贝成数字备份一样,翻译成比如“相映相成”,“相映而成”更好一点。片尾导演似乎给了我们结论,只要用心去做,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并不重要,而且只有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才能做的越来越好。

阴阳相成剧照

不愧是“阴阳相成”的两极,对立分明的胶片派与数字派,且不仅仅为影像介质层面的对立,对立的两极性还存在于,由介质出发而形成的两个不同的影片制作体系与方法。总体看来,其实很难说所谓“优点与缺点”就是客观自在的,实际上更取决于创作者自己的风格偏好与行动方法吧;因此存在的应是各自的“特点”,呈现为一种中性。另外标记最旗帜鲜明的两位名导:乔治·卢卡斯/詹姆斯·卡梅隆是影像数字化的死忠(所谓制作的真实性就是个伪命题),诺兰则是把数字技术及其延伸从头怼到尾了.......(马丁·斯科塞斯大有中庸之意,而大卫·林奇则采取了些许漠然的态度)

阴阳相成剧照

科普性纪录片,片中主题探讨——数字技术的出现为电影行业带来的新变革。以卢卡斯为首的多位导演及行业人士讲述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创新性以及后期的丰富性;新世纪以来业界标杆——工业光魔的大行其道对传统胶片摄影市场也带来不小挑战:其中创新者感到激动万分,而很多坚持赛璐珞的学院派,起初也发出不少抵制和批评的声音,将其定性为「糟蹋艺术」,其态度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阴阳相成》这个译名非常好,随着时代的更迭,胶片摄影和数字技术逐渐变成优势互补,相互进步。二十一世纪初的好莱坞就站在这个转变的十字路口,电影的新生态环境就是在不断革新与保留精华中被重新定义。

阴阳相成剧照

这部纪录片调查了数字和光化学(胶片)电影创作的历史、过程和工作流程。它展示了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在电影和数字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们的需求和创新如何帮助电影制作向新的方向发展。对导演、电影摄影师、色彩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和艺术家的采访揭示了他们与film和数字打交道的经历和感受。

阴阳相成剧照

這部電影講的東西 ,那時我得自己拼命找資料學習 ,現在電影系新生攝影課看這也不錯 學生時期有台單眼跟dv .二年級崇拜小津安二郎 ,裝了50mm鏡在中片幅單眼 ,不懂裁剪係數直到拍畢製要用C100才發現我的「長焦人生」 當初知道si k2那麼奇葩的攝影機有夠驚喜 ,現在年輕電影人一台單眼 ,目標買一台平價red攝影機當dv.用 出來討生活 ,負債一台gh5 ,學生時期出機率120%的dv已成獨自憂鬱的記錄者了

阴阳相成剧照

看到这么多牛逼的导演剪辑摄影和技术人员在谈论电影,这件事本身就很让人感动。重点已经不是数字or胶片,而是这其中每个人面对关于电影的质料问题都是如此认真、热切、兴奋而充满希望。看到后面甚至还有点儿感人。每个人都有纸和笔,什么纸什么笔从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那个能写出杰出作品的人吗。

阴阳相成剧照

各位大佬谈数字跟胶片区别。有卢卡斯这样的数字先行者,有诺兰这样的胶片守卫者。最后总结,前人发明了造梦的技术,后人要做的是,继续更好地完成造梦的使命。时代的大潮会冲毁很多老的技术,要感谢坚守的人们,因为不同的选择方式避免了电影创作的单一化。

阴阳相成剧照

當我們還沈溺在35mm膠片里緬懷父輩時,數字化的影像技術出現了。 這種意味著我們對未來充滿了癡心幻想的數位影像合成技術,一夜間讓所有人彷彿又見到了皮笑肉不笑的上帝。上帝告訴我們,任何創作,一定要靠技術去協調閣下所有的天馬行空關係。就像往菜餚里添加谷氨酸鈉,不可不吃——可他就沒告訴妳不能多吃。 看著基努·李維斯和眾多的影人一起探討膠片與數字化取捨時,能隱隱察覺到諸公諸奶眼眶里瘋狂打轉的、亮晶晶的顆粒感。很顯然,創作中的轉換技術或將成為凌駕思想的魔咒——這已不再是換個姿勢就能使睡眠質量變得更好那般單純了。 注意到,訪談間基努多次摸搓著滿臉落腮鬍茬,他是否正在想:上帝好危險,說多了傷感情。

上电影鉴赏课的老师布置的必看作业。看的过程首先是涨知识了,胶片时代的电影制作是那么大的工程,一部电影就如同一部手工艺制品,并且每个人电影的幕后制作人都对自己的那份职责感到自豪,摄影师、调色师、剪辑师,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匠人精神,而如今的数码时代,或多或少抹除了这番滋味;其次是感受到了胶片与数码各自的魅力,纪录片开头有位女导演说的“颗粒感”正是道出了胶片电影给人的直观感受的精髓,即使强大如现代的超高清数码摄影,人们仍然会想去追寻胶片独有的那种复古触感。

感触最多的传统与创新的对碰与冲击,还是喜欢林奇的内句话,讲好故事就行了,用什么方法和手段不重要。(能在见到这么多大牛逼货真的爽)

胶片和数字之争,能学习到不少有趣的电影知识。各路导演摄影大咖现身说法,从摄影、剪辑、配色、放映、存储多方面演绎近代电影的数字化之路,未来数字化也必将是大趋势,电影的门槛降低,人人都可以拍自己的电影,电影也不再是专属于少部分专业人士,但正如片中大卫林奇所说,“每个人都有纸和笔,但能写出伟大作品的又有几人?”

阴阳相成完整版剧情介绍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胶片技术从蛮荒走到成熟,电影人采用化学摄影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和视觉奇迹。而当时间逐渐走向21世纪时,化学摄影法趋近临界点,几无上升空间,且越来越无法应对电影工业对新技术和全新拍摄手法、理念的诉求。与此同时,数字摄影方兴未艾,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进入传统技术固若金汤的电影领域。从Dogma 95对手提DV的使用,到乔治•卢卡斯大胆的HD摄影之应用,伴随着“顽固派”和“革新派”的政治和讨论,数字摄影蚕食着传统胶片的领土,逐渐成为当今电影工业的主流。在这一过程中,配光、摄影、剪辑等工作也相继受到冲击和影响。
  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是对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未来满怀信心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