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1968年困惑的夏天

1968年困惑的夏天(1984)

1968年困惑的夏天

评分:7.7 / 地区:南斯拉夫/ 片长:79 min. 导演:高兰·帕斯卡杰维奇 / 热度:15533℃
类型:剧情/喜剧/爱情/ 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编剧:戈登·米黑克 / 高兰·帕斯卡杰维奇
主演: 斯拉夫科·斯提马科/达尼罗 -巴塔-斯托科维奇/Mira Banjac/Ivana Mihic
状态:TS清晰版更新:2018-10-28
影片别名:The Elusive Summer of '68

1968年困惑的夏天下载地址

1968年困惑的夏天影评or剧照

布拉格之春撩拨下蠢蠢欲动的东欧,和荷尔蒙撩拨下躁动不安的少年。沉重如父辈和子辈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器和运动之间的矛盾,都被安放在被过于明亮的色调所描绘的夏天里。而所有夏天的末尾,少年都注定要遭遇告别。

1968年困惑的夏天剧照

没有比1968年更令人有窥探欲的年代,之于人类,之于历史,它是一个符号,一个充满无限激情和鲜血的年份。我的初恋在那年,才开始便已结束~~

1968年困惑的夏天剧照

前南斯拉夫出品的喜剧,情窦初开的小男生脑子里全是性幻想,先后迷恋了各种女人,深受马克思主义熏陶的父亲苦恼不以。那个夏天,初恋始于此也终结于此。

1968年困惑的夏天剧照

【飞屋字幕组OTC】参与校对的第四部~1968年,布拉格之春,社会主义改革中最具人性的尝试无疾而终。上映日期,奥威尔预言的1984年。从现实里的后者反观前者,被历史事件裹挟着前进的亲历者也许并不自知,但一如既往的静默的背后,除了不以为意,更多的是等待的骚动和隐隐约约的期盼。

1968年困惑的夏天剧照

今年的跨年片。掺杂着政治和动荡的青春,蓬勃涌动的困惑荷尔蒙。试过一个个美好的人,最终也留不住初恋,然后那一年就永远活在了记忆中,漂浮在暖阳色的背景中。每个人的青春都好像

1968年困惑的夏天剧照

时代背景为铁托脱离苏联控制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引起当时社会的困惑。铁托同志的电视讲话平息了罢课,同时法国,捷克都处于多事之秋。故事的主线却是少年的感情生活,简直是过于的丰富多彩,而父亲的顽固似在暗示制度的痼疾

1968年困惑的夏天剧照

具有新浪潮激情的帕斯卡杰维奇拍出了南斯拉夫的“布拉格之春”,只不过通道是青春躁动的男孩的眼睛。一场场徒劳的单恋,好比1948和Stalinism决裂后的南斯拉夫彷徨中坚韧死扛要找寻自己道路然而茫茫然的心情。享乐主义的爷爷仿佛南斯拉夫并不存在的吉普赛人式的乌托邦过去。1968年这个躁动的年份注定会给南斯拉夫的知识分子上躁动的一课,但最终一切的希望就如同远去的捷克乐团一样烟消云散。这些天生的异教徒,现代性的单调世界究竟不是他们的世界。

1968年困惑的夏天剧照

三星半。热血青春,革命、暴力和性。成长中必然经历的性启蒙、探索和实践,美妙又复杂的男女之情,在父亲眼中却成了他教育儿子的很大困惑。古板刻意,对比现实生活中最鲜活生动的课堂,儿子如爷爷所说的那句话“人只活一次”般,度过自己只有一次的美丽青春。

1968年困惑的夏天剧照

政治味大于青春期,不过里面最欢的部分是青春期~结尾虽然很好,但有些地方太多那种蒙太奇了,那样觉得有点生硬。84年的南斯拉夫电影,了不起!

澎湃的青春期生理冲动真的可以概括1968吗? 风趣勇敢狡黠的祖辈 墨守成规酗酒犬儒的父辈 老妈自始至终则只想要辆车. 当青年们喊出打倒红色资本家的口号 父权眼中1968一代只是制造动荡骚乱之徒 Tito同志最终定性"学生们是对的" 电台也正播报华约五国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消息. 选择马克思只因为新来的社会学老师 面包店肉欲姐姐怎好比捷克来的管弦乐队姑娘 苏博蒂察离布拉格并不遥远 而文本所折射的1984南斯拉夫却比1968之夏困惑混乱的多 3.5

1、《Varljivo leto '68》发生在南斯拉夫由斯大林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1968年,讲述正值青春苦恼期的小镇法官之子皮特,为寻真爱献出不懈努力的故事。帕斯卡杰维奇擅长将政治诉求与轻松欢快的青春喜剧相结合,在充满时代动荡的现实题材中歌赞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以饱含希望的乐观姿态观望世间万象。2、和熙盛夏的青春刺痛:关于成长必然经历的性意识启蒙、探索和体验,每一份懵懂的情感错愕,以及短暂如朝露的苦涩初恋。3、人生须尽欢,诗酒趁年华。4、父子冲突比之国家机器、革新运动派的不可调和,借由电视媒介补充本国学潮和东欧时政进程。布拉格之春联想及《甜蜜的永远》,树上女郎则似《离去与回来》。(8.0/10)

意识形态变革引发的社会骚乱一个懵懂男孩子青春骚动的内心相互呼应,十分自然的青春电影,爱之破灭,信仰之变更都成了男孩生命中不可泯灭的烙印,逝去的南斯拉夫,又是一部高兰·帕斯卡杰维奇的杰作。

1968年困惑的夏天完整版剧情介绍

1968年,前南斯拉夫在铁托同志的号召下由斯大林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这一转变,让许多知识分子的思维与生活产生了混乱与崭新变化。本片讲述了这一年里,一个典型的前南斯拉夫家庭——父亲(Danilo Stojkovic)是一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小镇法官,大儿子Petar(Slavko Stimac饰)是一位青春期苦恼的少年,渴求寻找到自己的真爱,母亲温柔可人,女儿聪敏懂事,小儿子调皮机灵——还有一位祖父,平日与许多老干部一起在养老院中打牌玩乐,生活自在、大隐于市。
  Petar的寻爱旅程开始于他的社会学女老师,经历了对女图书管理员、面包店老板的未婚妻、自治省法院院长的两位女儿的短暂迷恋后,他的一事无成与胸无大志开始让他父亲感到恼火。伴随着整个社会风俗的开放与文艺的活跃,一队布拉格来的女子管弦乐团为小镇带来了一阵清新的空气,为期几天的巡演成为了小镇上少有的狂欢,Petar的祖父也回到镇上,与Petar分享生活中销声匿迹许久的率性、真情与自由……
  Goran Paskaljevic导演的这部电影让人联想到许多同样取材于懵懂青春的阵痛的早期作品,如Miloš Forman导演的《黑彼得》,Jirí Menzel导演的《严密监视的列车》。Paskaljevic的作品中充斥的于社会动荡中寻求不羁个性、于平凡现实中观察人心深情的态度,让他的青春喜剧都饱和着令人安心而充满希望的色彩。 (By 思.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