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影大全 > 张博士

张博士(2006)

张博士

评分:7.8 / 地区:中国/ 片长: 导演:黄儒香 / 热度:9238℃
类型:纪录片/ 语言:汉语普通话 / 俄语 编剧:
主演: 李维富
状态:更新:2018-10-28
影片别名:Dr. Zhang

张博士下载地址

张博士影评or剧照

张博士身上含混着他这一代知识分子的许多代表性因素:坚定,刻苦,苦行僧式的生活,以及对梦想无条件,无理由的信任。张博士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符号,他想借着这个符号去与一个更大的,更不可知的符号前进。这反而是一部充满了黑色幽默的纪录片。最后那个骑着小车子转来转去的孩子,实在是个漂亮的隐喻。

张博士剧照

国门难出,谁悲失路之人。时代的牺牲品,半生的心酸坎坷无从说来,寒窗苦读十八载,有朝一日偿夙愿,张博士怀抱无限的期待和希望随着开往莫斯科的火车驶进苍茫的暮色中,迎接一个新的人生。野孩子的歌满分!非常励志的纪录片!

张博士剧照

野孩子的歌响起的时候忍不住哭了。看到友邻说她在纪录片拍摄五年后入学,却从未听说过这个人;而单从纪录片来看,这个人当年在川大几乎是路人皆知。大概生活在中国就是这样,一切都变得非常快,房子推倒又重来,旧人刚下葬新人就填上,不想看就换台,人们已经学会了鱼的记忆方式——大概也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消化掉痛苦(痛苦真的是一种普遍的情绪吗?)。只是总会有人跟不上的,片中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向列宁像祈福的张博士就是一个,而在正在落雪的湖北农村、一个人默默看完这片的我大概也算一个。

张博士剧照

是什么让张博士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俄罗斯的梦。张博士在这几十年里是否思考过他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张博士如此想去俄罗斯是否说明他一直想要逃避这个他所处的环境。只要去了俄罗斯,一切都会变得美好,我的白发也可以变成黑发了。 答案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那就值得。

张博士剧照

突然发现,张博士是中国版的“默尔索”,毫不顾忌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是"死读书"或者是“求知心切”,反正不管,张博士就要坐火车去俄罗斯。

张博士剧照

张博士说,要为了理想的生活而奋斗,不是为了生活的理想而奋斗。跌跌撞撞,坎坎坷坷,为了一个理想,在学校旁听17/18年,出了国,还是适应不了。年过60依然孑然一身。 有时候人是不是应该学会放弃呢?张博士

张博士剧照

毫无疑问,张博士是这个时代的异类,他诠释了“多余人”的称谓。本片尾声镜头一再给到他的住所旁被人抠剩下的“一个代表”,不知有何隐喻。他先是在川大旁听外语系的俄语课,后来又为了出国跑到重庆去办身份证明,不过从他的口音似乎听不出他是哪里人,仿佛和周围人的满口四川话也有些格格不入。纪录片导演跟拍这样一位经历传奇的小人物确是有心。不过他的整个人生仍然是悲剧性的,他虽然一辈子都保留着来源很可能并不出自本心的某种信念,却始终没有搞明白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张博士剧照

“时代的一粒灰,就是个人的一座山。”年轻时的张博士英俊挺拔,理想坚定。即使是悲剧的人生,也是时代之殇,是体制的错,而张博士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战士。试问如果你初二退学,你有毅力在十年动乱结束之后用十七年旁听学习俄语到大四水平吗?如果你做不到,那居高临下评论个几把?五星为敬。

张博士剧照

纯粹为理想主义干杯!还有多少人怀揣着这朴素的情怀?又有多少人为这些个理想执着着?如果有,可能也是与周遭格格不入,就像我们眼中的张博士一样罢了

片子未能收入镜头的东西太多了,甚至有可能,片子的意义也给了片子之外:我们禁不住幻想张博士的过去和后来,这让此刻如此迷人。

作为纪录片其实一般,但这个人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很感慨吧,很难得,我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他的执念与幻灭,以及最开始的愤怒。对他而言在俄罗斯过得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他踏上了那片土地

张博士对央视记者说,生存是为了理想而奋斗,不能是理想是为了生存而奋斗。记者愣了足足两秒钟,然后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明白你的意思…

张博士完整版剧情介绍

这是一个因“文革”被迫失学,在之后的几十年直接就把学习当成生存方式的“老男人” 。这是一个肉身成长了近五十年,而意识行态却永远凝固在十三岁的儿童式的“老古董”。
  
  这是一个早年父母双亡,被同父异母的弟弟厌弃,虽年近五十却骄傲地称自己还是个处男的“老孤儿”.这是一个在大学旁听了十七年,现在仍在旁听,被学生们戏称为“博士”,却只相当于“本科水平”的“老学生”。
  
  这是一个把新闻媒体当成生存和获得机会的“武器”,甘心被媒体频繁当作调料,最后又因媒体失去机会的“老名人”。这是一个通过两个十七年,进行了两次人生突围,现在仍在实现着并坚信一定能实现理想的“老勇士”。
  
  这是一个现在仍把“毛泽东思想”当成唯一的行动标准,把列宁像当成菩萨来朝拜许愿的“老信徒”。这个出生于一九五三年,身高一米八一,外表英俊,个性挚著的老人,就是本片的主人公——张博士。
  
  本片纪录了张博士在四川大学历尽艰辛旁听了十七年以后,试图办理去俄罗斯打工的全过程。在此期间,他为了确认自己的身份反复奔命于成都、重庆之间。为了从媒体那儿获得二百元的护照工本费,遭到办理“劳务输出”的负责人的责备,被认为耽误了办理护照的时间,从而影响到了这次赴俄打工的最后结果。